李臨秋
李臨秋(1909年-1979年),是一位出身日治臺灣臺北的流行音樂作詞者,最有名的作品為《望春風》。 Thank you for helping! Your input will affect cover photo selection, along
大稻程人文
李臨秋與王雲峰,陳秋霖,蘇桐,幾個好友經常到茶店,酒家喝酒,言談間難勉互相褒貶,有一回談到作詞,就問李臨秋除風花雪月外,能否以臺灣的景物為主題寫詞,後來李臨秋就以臺灣四季花卉寫出了<對花>,以臺灣春夏秋冬季節的更替寫出<四季紅>,以臺灣四季生產的水果寫出<四 …
望春風作詞人李臨秋故居 將修復規劃藝文空間
李臨秋么子李修鑑現年72歲,他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表示,5個哥哥不想買下爸爸的故居,但自己覺得有必要保存;故居被法拍後,因臺北市文化局
望春風作詞人李臨秋故居 將修復規劃藝文空間
望春風作詞人李臨秋故居為歷史建築,今年4月被法拍,李臨秋么子李修鑑奔走湊得3428萬元,以優先承購權取得產權,預計明年斥資千萬修復,未來
李臨秋紀念公園
李臨秋在臺北市迪化街所成立的「永樂影業社」,製作第一部有聲電影是「桃花鄉」,電影相當賣座,李臨秋也把由陳達儒作詞,王福作曲的<桃花鄉>用作電影宣傳曲,當時電影放映到一半或結束時,演員會隨片登臺,歌手也會演唱電影宣傳曲,當時該曲就是
【自由副刊】李臨秋銅像的聯想
李臨秋紀念雕塑以他曾經在大稻埕淡水河畔凝神寫詞的生活場景為創作藍本。 (蒲浩明/提供) 謝里法李臨秋紀念雕塑完工後,其六子李修鑑與
幾度望春風? 李臨秋創作濫觴及〈望春風〉版本研究
· PDF 檔案1 幾度望春風?李臨秋創作濫觴及〈望春風〉版本研究 黃信彰 一,前言:臺語流行歌曲的社會接受 隨著殖民現代性的建立,臺灣社會在20世紀前葉因留聲機的普及而進入了 大眾流行樂的年代;斯時,一股以臺語創作流行歌曲的風潮大舉掀起,並逐漸成
歷史建築李臨秋故居殘破 北市府限期修復
臺灣知名歌謠「望春風」作詞人李臨秋位在北市西寧北路巷內的故居,2009年被指定為歷史建築,北市文化局昨會勘,發現屋況每下愈況,限期一個月
無圍牆「城市博物館」 走進大稻埕公園探索舊城新樣貌
24/1/2021 · 來到大稻埕,可以先去大稻埕公園走走,那裡有撰寫「望春風」等知名歌曲的作詞家李臨秋的雕像,旁邊還有他代表作的介紹,並且公園內還有介紹
臺北的城市博物館!走進大稻埕的風華與復古
28/1/2021 · 大稻埕公園內李臨秋大師雕像。 圖:取自臺北旅遊網 大稻埕公園內有關迪化街產業特色的解說牌。 圖:取自臺北旅遊網 民國二十年代大稻埕霞海